2月21日下午,市安委办、市消委办召开全市街道(镇)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推进情况,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和当前全国两会安全防范工作。市安委办、消委办一体化工作站专班,各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一体化工作站有关负责同志参会。
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一体化工作站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及各板块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101个一体化工作站担当作为、创新实干,不断整合补强队伍力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安全消防一体化巡查,建立重点隐患“挂牌攻坚”模式,在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4”消防安全除患攻坚、电动自行车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等重点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基层安全治理效能得到不断提升。
会议强调,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的固本之策。要强化高位统筹,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市、区两级党政领导“双挂钩”制度,推动解决机制建设和小场所安全重点难点问题。完善一体化工作站质效评估体系,坚持减负赋能,不断提升基层和小场所安全治理水平。要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巡查检查。加大对涉及“三合一”、燃气存储使用、电动自行车、易燃易爆物品等高风险场所的巡查频次,突出重点核查,及时整改突出隐患。组织街道(镇)开展一体化工作站交叉互查,提升检查质效。建立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的全天候勤务机制,做到“力量随着风险走、检查随着生产动”。要分级分类整治,提升挂牌质效。建立隐患分类分级、登记建档、挂牌整治等制度,结合日常巡查发现的重点问题、12345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事项,精准推送重点隐患,开展“隐患挂牌整治攻坚”,推动工作质态从“达到挂牌数量要求”向“整治重点热点问题”提升。要坚持项目引领,创新治理措施。推行老旧小区楼梯间安装电动自行车简易阻停设施、困难家庭电气线路更新改造、使用燃气等高风险小场所消防性能化改造,小区、街区安装独立式充电桩等固化性措施,推动热点难点隐患整治取得实效。要运用智慧手段,赋能基层治理。依托应急管理“181”平台、“宁安晴”应急政务大模型,推进一体化工作站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构建“智慧治理”新模式。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制定出台激励措施,推动街道(镇)调优配强一体化工作站负责人,科学规划站内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加强新招录人员和消防转岗人员管理,全面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会上,六合区应急局、雨花台区消防大队、秦虹街道一体化工作站分别就推动一体化工作站建设、应急消防融合、小场所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相关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