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南京市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专项督查核查工作,强化源头管控、监测预警、督查核查,全力守好重大危险源“三道”安全关。

源头管控,守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第一道关。市应急管理局前移关口、严格准入,着力从源头入手,防控危险化学品系统性安全风险,出台《南京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重大项目严格落实市、区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全力推进化工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和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淘汰,实现分类治理、跟踪管理。2023年以来,累计更新改造老旧装置23套,排查新增需淘汰设备13台(泵);建设重大危险源集中的化工园区上下游企业管输环氧乙烷、乙烯、丙烯、液氨等危险物料的管网,减少运输、储存和装卸环节安全风险,形成园区内循环发展模式。
强化预警,守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第二道关。为强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监测和预警处置,市应急管理局建立24小时“线上预警—现场处置—线上闭环”响应反馈机制,并在今年二月启动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报警管理整治提升行动,出台“1+7+30”(1张企业目标事项清单+7项30条检查服务要点)行动指南,深入分析报警原因,完善分级预警机制,排除错误报警干扰,针对重大危险源关键工艺参数联锁设置、现场可燃有毒检测设备等重点环节,提升重大危险源异常工况响应处置和报警全生命周期管控水平。
督查核查,守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第三道关。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巩固“消地联合”“市际交叉”和“专家督导”机制,组织省内外专家上门指导,为重点企业提供深度体检和“一企一策”提升,帮助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督促重大危险源“三类包保责任人”线上履职达100%。在交叉互查期间,一体推进高危细分领域长效机制抽查,老旧装置设备安全分类整治,液化烃储罐区和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防控等工作,通过“综合查一次”提升检查质效。同时,深入分析隐患原因、突出交叉互查结果运用,举一反三,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聚焦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市应急管理局紧盯关键部位、关键环节,以“指导+管理+服务+执法”精准防范、强化监督、提升“疗效”,推动专项督查核查落实落细。下一步,将指导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做好夏季高温时段安全生产,强化隐患闭环整改,坚决遏制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