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多维赋能,锻造专业化执法队伍。制定区应急管理局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培训方案,每周五组织局机关和街镇一体化站行政执法人员专项培训和警示教育,参考注安师核心课程,着重围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实务、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讲解,落实“逢培必考”, 提升基层执法队伍专业素养和现场实操能力。修订安全生产委托执法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规程,每月开展执法案卷自查和互查,统一行政裁量权行使,加强对街镇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指导。
优化审批流程,拓展政策触达渠道。深化危化品经营许可“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和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清单,倒排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时间节点,结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全程跟踪推进项目安全审查高效便捷办理。编发危化品经营许可服务指南,提前介入指导16家危化品经营企业有序换证,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执法检查标准和企业安全合规建设衔接统一。
强化执法服务,激发企业主体动能。构建“事前预防、事中考量、事后整改”全流程执法服务,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将严格执法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全面释法说理。在化工(危化品)企业报警治理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实施“三讲三促”,通过集中授课、上门指导、同行观摩、标准化建设推广,引导企业自查自纠重大事故隐患后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提升企业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