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暑期辖区群众和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防范工作,全力减少和避免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秦淮区立足夯实预防措施,从隐患排查管控、加强预防宣传、协作应急处置等环节入手,全方位筑牢防溺水“生命线”,为夏季期间确保辖区涉水区域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是强化部署,拉紧“安全网”。在辖区秦淮河、运粮河河道、池塘等所有水域数据基础上建立摸底清单和专项应急预案,统筹区专职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应急救援力量积极开展防汛救援训练;区教育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会同各街道,板块针对学校、学生上下学道路周边河流等水域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重点水域进行勘查,加强警示标志的维修维护,在能够实现硬隔离的水域周边安装隔离铁网,并在易溺水水域岸边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工具,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各街道、板块全面加强值班备勤工作,确保全天候通信畅通,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力求辖区溺水事故“零发生”。
二是深入宣传,吹响“安全号”。充分运用民生工作站、“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等措施和手段,向广大群众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各部门安全走访人员和街道、板块网格员通过真实案例阐明溺水事故的危险性,并搭配讲解防溺水措施及一些简单的自救常识,进一步传播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提高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群体的防溺水安全知识。
三是全面防范,巩固“防护墙”。持续加强对水域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在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期,组织人员力量开展辖区河道、池塘安全巡逻,检查水域周边安全情况,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确保安全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具体部位,落实专人负责;健全完善主管部门、街道板块定期会商解决机制,对部分水域周边缺少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或损坏维修等问题,迅速研究落实整改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群众溺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