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网站

南京市应急管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江宁区推行“厂中厂”管理新模式
责任编辑:江宁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5-22 15:27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为破解“厂中厂”管理老难题,3月份以来,南京市江宁区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消防管理和安全管理为主要突破口,大力推进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整治,摸索形成“137”管理模式,打开“厂中厂”业态的管理新局面。

1”个机制,让监管形成合力。区级层面建立“厂中厂”安全治理统筹机制,成立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应急、消防、工信、公安、规划和自然资源、城管、城建、房产、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工作情况。区应急管理局作为“厂中厂”安全治理的牵头部门,组织梳理出664个点位信息,牵头开展首次全要素安全隐患大起底,涵盖生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房屋安全等多个领域,并抄送问题清单给各职能部门和园区街道,各职能部门指导属地条线对照清单稳定推进隐患整改闭环。

3”个维度,让责任落到实处。属地监管维度,街道园区明确每个“厂中厂”点位的网格员和各部门专项监管人,各专项监管责任人加强联络互动,形成定人定责的常态监管态势,共同推进“厂中厂”的全要素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业主单位维度,明确业主单位作为“厂中厂”管理的首要责任主体和“五个一”管理的基本要求,强化统一协调管理、风险管控清单、安全管理协议、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的工作落实。承租单位维度,着重强化风险告知、动火作业审批、教育培训组织、安全设施、按章作业等现场管理工作落实。

7”个要素,让治理找到要点。明确“2+5”总共7个要素的重点工作。“2”是指两个简易消防安全设施,每个“厂中厂”点位必须安装“一键响铃”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简易烟感报警”设施;“5”是指五项硬性任务,要求“厂中厂”入口处设置《安全风险分布图》、业主单位安全员上岗、业主单位统一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全面清除消防通道内的违建和杂物、“动态清零”重大安全隐患。

137”模式的推行,让监管职责更加清晰、监管行动更易协调、企业目标更加明确。江宁区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合力起底“厂中厂”点位清单和隐患清单,监管队伍照单抓督导和服务,企业主体照单抓整治和提升,推动“厂中厂”管理质态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664个“厂中厂”点位信息建档,开展检查2554家次,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8条,一般隐患4892条;安装“一键响铃”1578套,“简易烟感”报警装置11274个;打通消防通道563处;创建“厂中厂”示范点位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