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守好安全“第一关”。推动小型场所(单位)安全生产向“自我管理”转变,2万家小型场所负责人每日打卡“一戴三关三查两报备”,佩戴明显消防标识的小型场所安全员;关水、关电、关气;查易燃易爆物质存放情况、查经营场所是否住人、查电动车是否违规充电及停放;装修拆改、动火等危险作业时需要及时报备,方便专业人员上门检查指导,保障安全。
二是念好安全“紧箍咒”安全生产网格员定期上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促小型场所安全员做好安全检查,通过填写小型场所单位名称、安全信息等信息内容之后,即可给单位风险源“上户口”,让监管部门随时进行“监护”,今年以来,共发现安全隐患2.8万余处,均整改完毕。
三是确保安全“全覆盖”。以全区小餐饮、小旅馆、小生产加工、小汽修等8类场所为重点,其他场所全覆盖,确保做到安全监管无死角。“通过‘一戴三关三查两报备’平台,对出现打卡异常的小型场所进行探访,发挥网格化机制优势,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