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讲解让防灾知识“活”起来,用心的科普为城市安全“筑”防线。9月24日,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主办的2025年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在南京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小学精彩上演。此次讲解大赛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一次防震减灾意识的深度唤醒。
“原来地震来时应该这样保护自己!”台下的小学生们睁大求知的眼睛,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来自全市各区的13位选手各展所长,将枯燥的专业术语化作生动的故事,把复杂的知识点变成易懂的口诀。寓教于乐的讲解方式,让防震减灾知识走出厚重的教材,把安全意识深深烙印在每位听众心中。
“应急逃生就像一场实景‘剧本杀’,需要角色清晰,分工明确,按规则有序推进。”2号选手徐佳晶用“剧本杀”思维构建应急逃生方案,生动形象地讲解地震逃生技能。5号选手杨光用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循循善诱地讲解灾害来临时,生死60秒该如何应急避险。8号选手郭洁用“接地气”的南京方言,逐一破除常见的防震误区,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10号选手马亚妮通过现场演示矿泉水瓶挂重物后,即便桌子摇晃,瓶子仍然“稳如泰山”的现象,展现阻尼器在地震来临时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大家“要修炼内心的阻尼器,遇到危险时做到不慌张、稳应对”。
比赛中场还设置了防震减灾有奖竞猜互动环节,现场同学们争相举手抢答,现场秒变防灾知识实践课堂,让小朋友们不仅“听得懂”,更能“记得住、用得上”,真正把防震减灾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实用技能。
“防震减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要事,学校作为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更要发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防灾减灾新格局。”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成颂表示:“一次用心的讲解,可能在未来挽救无数生命。我们要让防震减灾知识‘活’起来,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持续创新科普宣传形式,用百姓语言讲述专业知识,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让防震减灾知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为城市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