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服务为引领,以数据驱动重塑政务业务架构,变政府供给导向为群众需求导向,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考核发证全过程,考试发证周期由90天缩短至20天,全市45万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从中受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一是考试发证网络化。创新将“提交材料”变成“可信认证”,打通南京市安全生产考试服务管理平台与省考核发证系统、江苏政务服务网数据通道,实现取证要件材料数据共享,解决以往“三项岗位人员”线上申报信息,线下提交纸质材料,“两次跑”“两头忙”等问题,使“考生跑腿”变“数据跑路”。目前,南京市安全生产考试发证已实现除“学历证书”以外100%办理材料“三免”,即免纸质材料、免实物印章、免手写签名,每年可在线签署生成办理材料近40万份。
二是考试审核智能化。梳理“三项岗位人员”考试资格审查内容,建立7大类63小类208项审核通用模板数据,建立AI预审模型,线上提交考试申请材料时,通过AI模型精准识别、智能反馈,实时指导考生解决申报材料错误问题,避免了电话沟通、现场咨询等耗时环节,同时,考试资料受理审核工作从需要4名工作人员变为只需要1人进行人工复审,考试受理周期由5个工作日变为“秒批秒办”。上线以来,共审核材料13万余人次、要件156万余份,准确率为100%。
三是考试预约人性化。延伸服务触角,开启“企业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政府提供什么服务”的业务模式。开发上线“考试预约服务平台”,通过数据研析科学设置全年考试计划,最长提前60日向社会公布。提供多重预约路径,考生遇特殊情况可自主“灵活调整”考试预约时间;对规定时限内未预约考生,提供“救济渠道”,进行短信提醒;对分散外地的企业员工提供“绿色通道”,一天内完成全部考试科目。
四是办证要件可信化。依托“数字南京”,考生扫码即可通过“实名+人脸”获取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可在线签署“成绩查询确认”“健康承诺”等5份办证要件材料。创新将“实物盖章”变为“电子印章”,培训机构、企业、监考人员等主体,利用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电子签章服务,颁发“数字身份证”,对办证要件签章、加密,既有效避免了信息误填、造假等问题,又保证所有办理材料的法律效力。
五是档案管理电子化。在准予许可决定后,以考生身份证为信任源点自动汇集受理、考试、审核、发证全流程要件材料,形成“一人一档”,利用可信认证平台对每份档案进行数字加密,确保数据安全,实现考核发证数据完整可回溯、保证数据安全防篡改。(南京市应急管理局)